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二十七章:目睹杀意 (第3/4页)
吃。我突然就想起了去年回家的情景,冰天雪地,柿子树苍老干枯的枝头上挂着满满一树红红的柿子。在北方贫瘠的黄土地上,那绝对是夺人眼球的景象。我们出了门,没走几步,就来到了村外,可是今年不同往年,眼前的柿子树上光秃秃的,一个柿子也没有。而且望去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我们下了个小坡,走到了原来回家的老路上。道路曲曲折折,因为长时间没有人走,感觉到都已经窄成了一条羊肠小道。道旁长着一拨又一拨的臭蒿,臭蒿已经干黄干黄,即使在湿润的雪的覆盖下也能感觉到它的轻扬和易燃。女儿折下一段,戴着手套然后就在雪地里涂鸦,很快一副娃娃头就绘制了出来,我照了一张照片,远远看去还竟然像是堆成的雪人。 公路上排成一行的迎亲车辆开始慢慢出发了,我就走了上去。有一辆车突然在我的面前停了下来,表哥在车上喊我快点上车,让我和他们一起去迎亲,我不知道自己去合不合适,就问了一下表哥,再说我也想去看看一路上的雪景,看看铜川的嫁女风俗。给英子打了招呼后,我就上了车。 云台与铜川交界,没有多长时间就到了铜川市印台区的阿庄乡。从郭畔村下坡后,我们就一直在川里行驶,路的两旁都是高低不平并不陡峭的土山。猛然一看,山体上白茫茫的一片,但是仔细去看,山坡上的草和较低矮的树都被罩成了白色,大多数高大的树上,由于叶子已经落尽,树干树枝干燥光滑,一点雪也没有落下。在那宁静的天幕下,白茫茫的大山的背景下显得是那么沧桑,那么挺拔,那么坚韧。 从白石河往阿庄走的那一段路,路的南面是曲曲折折的小河,小河两岸是一层薄薄的雪花,还有裸露的土地,枯萎的野草。河水清澈见底,缓缓流淌。 再往前走,就是一座较小的石头山了。山石嶙峋,山顶枯树成林,山体形状棱角分明,明显是用铁器凿成的形状。这座小山,是我们当地人盖房做柱石的重要来源。我有一个表哥就是石匠,多年前经常给人在这里凿石块。他凿石头的水平相当高,我们家院中的石条全部都是他凿成的。记得有一年,弟弟上学回家,我们一起到表哥家做客。正是隆冬过年时节,我与弟弟一进表哥家就坐在了他家暖暖的炕头上。看电视、聊天连同吃饭都在热炕上。有说有笑,气氛好不融洽。表哥说:“你们兄弟两个在外干事,很少回家,今年终于聚得这么齐了,我们应该合个影留个念的。”表哥的提议大家一致赞同,可是当时没有照相机,所以就约好来年再照。那时,我还在杜康一中教书。有一天晚上,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说表哥走了,是在凿石头的时候被火药炸死的。当时,我根本无法抑制自己的悲伤,根 本就不能相信那是真的。现在想想,表哥的那几句话竟成诀别,表哥的提议竟成我心里永久的遗憾。 车子一直往西走,过了阿庄乡的丰义村就开始往北走。先是上坡,接着就是平坦大道。上坡前,有很多没有搭防滑链的车都犹豫了,等聚集了几辆车后,第一辆车就开始上坡。这时除了四周田野上一层白茫茫的雪外,路上的雪已经很少了。车子没有打滑,轻易就上去了。车子往北走,过了小庄村,再往西走没有多少路程就到了目的地了,长玉。 长玉村并不是很大,可是我们竟然找不到新娘的家。村里到处冷冷清清的,毫无嫁女的气象。 婚车终于在一家门口停了下来,估计这家就是了。我下了车,前后左右的打量了一下,怎么也不能相信这就是新娘家,这就是14万的是婚礼带来的效果。屋前冷冷清清,屋门上对联已经旧得不成样子。走进去一看,大房下边放一张方桌,桌子上放几个茶杯,主人招呼大家坐下。我们一行连同司机四五十人,哪里坐得下。我就索性往里走,想看看新娘在哪里,新娘的房门已经紧锁,外边里边吵得很热闹。这个时候,新娘老人答话,里边门就开了,新郎伴郎一下涌了进去,几个伴娘,拦住说:“要想抱新娘走,让新郎唱一首歌。”新娘就开始点歌,好像是一首《朋友》。新郎开始唱歌了。 我走出房门,大房下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