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零七章 还不够强 (第2/2页)
结能力,吊了个高球。 巴克利中路接球,直面塞利。从防守位置看,塞利完全能够防住巴克利,可是,他的身体不足以承受查尔斯爵士的正面强攻。 巴克利真像一头全力奔向晚餐的野猪,横冲直撞把塞利从面前撞飞,凶残地进入篮下暴扣得分。 并且,巴克利疑似进攻犯规的撞人,还让塞利被吹了个犯规。 路易对此没有异议。 这就是最新尺度。 休·霍林斯不想双方的比赛打得过于硬核,每年的圣诞大战都有一定的表演性质,这就像春晚一样,许多家庭都会聚在一起看球。 没人希望看到一场以暴力为主题的比赛。 威尔逊刚才连续2 1,和巴克利疑似进攻犯规被吹成2 1,都是如此。 只要尺度一致,路易就没意见。他和霍林斯一直不对付,但他们都是对事不对人。 “告诉他们,防守强度可以适当降低一点。” 巴克利罚球的时候,路易把威尔逊叫到身边叮嘱。 威尔逊点头,回到场上传达路易的指示。 由于双方开始启用轮换,开场的剑拔弩张之势也在麦克丹尼尔被驱逐后归于平稳。 从第一节后半段起,尼克斯与开拓者的比赛,更接近于教学赛。 他们彼此适应对方的打法。 尼克斯的三段式进攻让开拓者手忙脚乱,这纯粹是进攻体系带来的差异。 莱利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在波特兰打造起自己的攻防体系,而路易已经带着尼克斯征战多年。 开拓者防守的强大,让尼克斯的持球人们通过挡拆进攻改变对方的防守后,未必能第一时间找到空位队友。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持球人都像悲剧师、詹姆斯、哈登、纳什那样拥有全局视野,球在转移过程中总会有出球慢或者球传得不好的情况。 这就是三段式进攻的作用。 第一波攻势如果没有成功,第二波攻势的成功概率就会增加,第二波不行还有第三波。如果第三波还不行,进攻时间也差不多了,那就得找个人来投压哨,或者干脆把球给威尔逊单挑。 开拓者适应不了尼克斯的三段式进攻,莱利要求他们利用运动能力无限换防的做法,也需要时间来培养默契,乔丹把自己当成组织者后,除了必要的持球进攻,开拓者的阵地战核心实际上是巴克利。 第一节末,路易设计让乔丹突破到极深的位置,特里·波特在弧顶已经非常空旷了,问题是乔丹要往身后传球是个挺难的技术活。 威尔逊和罗德曼都有可能断掉他的传球。 乔丹灵机一动,给了个高传球,但球速减慢了,波特接到球时来不及投篮,哨响,首节结束。 组织核心化的乔丹,不像哈登那种真能打控卫的双能卫,实际上,他更像是个组织前锋。 突破攻筐和进攻选择都不像是控卫,所以尼克斯在预判他传球路线的时候,总是能精确把握出球点。 尼克斯先抑后扬,在第一节结束时27比24反超开拓者。 比赛进入第二节。 开拓者纵横西部的比赛强度,并不能压垮尼克斯,这是他们在比赛开始前就已经确定的。 就是没想到尼克斯居然只花了几分钟就适应了。 高强度的比赛是尼克斯最喜欢的,他们平时的队内对抗赛强度就很高,所以在比赛里如果有对手要上强度,他们的反弹力道会超出想象。 说穿了,莱利要求开拓者的比赛强度要强于尼克斯,现在和正主打完才发现,还不够强。 ⑴大部分人应该都知道,这个脚注是为少数不知道的人准备的——公牛时期,温特嫌乔丹个人单打过多,告诉他:丹子,团队(Team)这个单词里面没有“I”(自我)。乔丹回:你懂个鸡儿,胜利这个单词里面有“I”(Win)。——这段对话经典到乔丹在名人堂演讲拿出来逗乐,鲨鱼在自己的名人堂演讲里也照这个段子的结构玩了个和科比斗嘴的梗。沉默的爱的余下的,只有噪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