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五十八章 混脸熟之旅 (第2/2页)
助理教练。 路易选择加入美国国家队的主要原因,是想混脸熟。 他的最终目标,是当上梦一队的主教练。 以他非美国国籍的亚裔身份,想做梦一的主教练,必须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所以,先来踩个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有必要的。 小K教练的选人存在着某些问题。 尽管他让大学篮球界最好的中锋阿朗佐·莫宁加入了美国队,但他没有带来最好的后卫。 刚刚通过选秀进入联盟的加里·佩顿和克里斯·杰克逊依然有出战资格,他们的打法也适合国际比赛,但老K没有招募他们。 他招进来的,大都是些路易不认识的后卫。 就凭这个,路易便敢说这支美国队的后卫在NBA是没前途的。 最出名的后卫叫肯尼·安德森,虽然他还没进入联盟,但名声已经传遍美国。 因为他在1989-1990赛季对阵杜克大学的时候,表现出色。 除了安德森,还有被吹上天的比利·欧文斯与克里斯·加特林等好手。 小K比约翰·汤普森好的一点,在于他很清楚FIBA比赛和NCAA不一样。 所以他挑选的球员都是适合打FIBA的,但要靠这些人争冠?路易不看好。 当美国队来到阿根廷的时候,路易接受采访时说:“我希望这帮孩子能够表现出韧性和永不言败的精神,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什么时候对美国人来说,结果不重要了? 考虑到路易的性格,他能这么说,可见对美国队有多不看好。 小组赛上,美国队有惊无险地击败西班牙和希腊,血虐韩国,轻松晋级。 但是在淘汰赛里,他们遇上了东道主阿根廷。而且,不知为何,主办方居然把这场比赛设置在深夜,前来观看比赛的观众全部都喝得醉气熏天,就连裁判都因犯困而失去耐心。 小K教练在这期间多次与裁判发生冲突,导致自己被罚出场。 路易接管之后,确立肯尼·安德森为进攻核心。因为他当晚状态极佳,搭配挡拆和他突投结合的打法,以104比102险胜阿根廷。 第二场淘汰赛,美国队遇见野蛮的澳大利亚,开场2分钟,队内大将比利·欧文斯负伤下场。 小K和路易手忙脚乱,让平均20岁的美国队球员要像30岁的老球皮一样保持耐心,不要想当然地推快节奏。 路易为小K提供的尼克斯式高位动态进攻破解了澳大利亚人野蛮的防守,让美国队以82比76击败对手。 对阵波多黎各的比赛里,美国队意外地陷入苦战。对方怎么投怎么有的三分让比赛焦灼不堪,双方打到加时,最终还是靠后卫线上的优势,抢断反击绝杀。 淘汰赛里,连续三场比赛,美国队都被逼到了最后一分钟决胜。 而在半决赛上,面对兵强马壮的南斯拉夫,这支美国队看见了自己的上限。 哪怕莫宁让迪瓦茨在攻防两端蒸发,并独砍26分11篮板,但美国队的其他人在面对彼得洛维奇、库科奇的时候没有答案。 克罗地亚双星合砍50分,让美国队的夺金之旅止步于此。 铜牌战里,美国队再遇波多黎各,又是一场苦战后,才艰难地击败对手。 “虽然我们没有赢得金牌,但这群小伙子的拼劲,会被美国人铭记的。” 路易当时只想笑出来。 有哪个美国人会记得这届世锦赛呢? 不管怎样,他为谋取梦一队主教练所进行的计划,顺利地踏出了第一步。他为什么想当梦一队的主教练呢?这是虚荣心使然。 谁都知道那是有史以来的最佳球队,成为那支球队的主帅,是所有教练员的梦想。 只有最好的教练才能驾驭住最大牌的明星。 另外,在世锦赛的决赛上,还发生了一则小插曲。 最终夺冠的南斯拉夫,其国内,克罗地亚地区的独立运动愈演愈烈,甚至有了流血冲突,塞尔维亚人迪瓦茨,扎科·帕斯帕与克罗地亚人德拉赞·彼德洛维奇,托尼·库科奇,迪诺·拉贾们都被领队告知:如果在赛场中发现有关种族独立的旗帜与标语,一定要无视。 当南斯拉夫在决赛上以17分的优势击败苏联夺冠后,准备开始庆祝,一个手持克罗地亚旗帜(即后来的国旗)的球迷走入场内,一直被要求无视种族独立旗帜的迪瓦茨,走到了这个手持克罗地亚旗帜的球迷面前,告诉他“这个旗帜不应该出现在这”,但那个球迷仅仅回了一句“你们南斯拉夫的旗帜是屎”。迪瓦茨一怒之下夺过了球迷手中的旗帜,把它扔出了场外。 南斯拉夫队内所有的克罗地亚裔球员都看见了这一幕,但都没有过激的反应,只是一起手举南斯拉夫国旗庆祝,嘴里不停地呼喊着南斯拉夫。 在山河破碎之前,首先破碎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路易带着一枚铜牌回到美国,他即将面临更棘手的问题。沉默的爱的余下的,只有噪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