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9上京  (第2/2页)
还是没能练出内力,但是每次运功感觉丹田处积聚的气息似乎变得越来越浑厚了。    与此同时,他也等到了一封沐念景催他上京的信。    太皇太后七十诞辰在即,他要上京祝寿。本来沐念景是要赶回来和他一起上京的,但是衡郡那边似乎出了状况,他要先处理好,顾晴身体弱,他不想因为赶时间而让顾晴日夜兼程长途奔波,所以就让顾晴提前上京,等他处理好衡郡的事后再赶过来和顾晴汇合。那样顾晴就可以慢慢赶路而不用急了。    虽然沐念景恨不得马上飞回顾晴身边,但他却不会因私忘公,这也是顾晴欣赏沐念景的一个地方。    早说过了,除了眼瞎看上沐顾晴,沐念景几乎毫无缺点。    原身的老爹济州王不知跑哪去了,自己老娘七十大寿也不知道会不会回来,而王妃,顾晴这一个多月来每隔两三天就去看望她一次,她却始终对顾晴不冷不热,也不愿意和顾晴一起上京,只是准备了手抄的经书和亲手绣的经文,以及一串据说价值不菲的佛珠送给太皇太后聊表心意,让顾晴代为转达。    顾晴也没法子,总不能绑着她去吧。总之这一家人都是奇葩没错了。    王妃可以不去,另一个人却不可以不去。    莫芜。    顾晴没忘了他可是说过每三天必须要进行一次针灸药浴不能中断的。    听到顾晴邀请自己一同进京后,莫芜低着头沉默了很久才啜啜嚅嚅地挤出一句:“草民可以不去吗?”    “针炙可以中断吗?”顾晴反问他。    莫芜不作声了。    反对无效。    “先生可以写信通知家人一声。”毕竟他们这次上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古代的交通和现在哪能相提并论,杜衡说了,从济州到京城即便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也得一个多月,而他们是准备一路慢悠悠地走过去的,说不定得几个月才能到京城,更别说归期了。    “不用了。”莫芜语气有些落寞。    换一般人可能会问一句先生婚配了没,家里还有谁在,但顾晴没有多问,尤其是莫芜成婚与否,毕竟他觉得莫芜之所以这么自卑肯定和他长着那样一张脸有关,问错问题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在他的伤口上撒盐。可惜他不是生在二十一世纪,不然他脸上的胎记能去掉也说不定。    “殿下的哥哥一定很疼爱殿下吧。”    莫芜似乎是在感叹。    “是的。”顾晴并不掩饰。    “兄友弟恭,真令人羡慕。”莫芜感叹了一句,声音十分苦涩。    “先生家中可有兄弟?”顾晴随口问了一句。    “有,上有兄长下有弟妹,不过我从小过继给了别人,养父长年在外,所以并无牵挂。”莫芜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再多说。    “过继?”顾晴有些意外。    “嗯,陈年往事,不提也罢。既然要上京,草民想告个假,出去采办一些路上的用品。”    顾晴当然不会拒绝。只是他对莫芜也多了一些好奇。    莫芜买了不少东西,放满了一辆马车。顾晴这边东西也跟不要钱似的往马车上搬。    礼物沐念景是早让管事准备好了,加上行李家当,浩浩荡荡十几辆马车,八大侍卫随行那是必须的,吸取了在宜阳的教训,沐念景还安排了一百亲兵护卫,一句话,顾晴在路上要是出了点什么差错,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顾晴正式起程前往京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